Investor's wiki

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等价

什么是李嘉图等价?

李嘉图等价是一种经济理论,它认为从当前税收或未来税收(以及当前赤字)中为政府支出提供资金将对整体经济产生同等影响。

这意味着通过增加债务融资的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的尝试将无效,因为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明白,债务最终必须以未来税收的形式支付。该理论认为,人们将根据他们对未来税收增加以偿还债务的预期进行储蓄,这将抵消政府支出增加带来的总需求增加。这也意味着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产出和增长方面通常是无效的。

这一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 19 世纪初提出的,后来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巴罗详细阐述。因此,李嘉图等价也称为 Barro-Ricardo 等价命题。

理解李嘉图等价

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借贷(可能稍后再征税以偿还债务)来为其支出融资。无论哪种情况,政府购买民营经济的实体资源都是抽离的,但融资方式不同。李嘉图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这些财务影响也可以被认为是等价的,因为纳税人明白,即使在赤字支出的情况下不提高他们当前的税收,他们未来的税收也会增加以偿还政府债务。结果,他们将被迫留出一些当前收入来储蓄以支付未来的税款。

因为这些储蓄必然涉及放弃当前的消费,在真正意义上,它们有效地将未来的税收负担转移到了现在。无论哪种情况,当前政府支出和实际资源消耗的增加都伴随着私人支出和实际资源消耗的相应减少。因此,用当前税收或赤字(以及未来税收)为政府支出融资在名义和实际方面是等价的。

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基于理性预期的现代经济理论和终生收入假说,对李嘉图等价进行了正式建模和推广。巴罗的李嘉图等价版本被广泛解释为破坏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作为提高经济绩效的工具。由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基于对未来税收的理性预期和他们预期的终生税后收入来调整他们当前的支出和储蓄行为,因此减少的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将抵消任何超过当前税收收入的政府支出。基本思想是,无论政府如何选择增加支出,无论是通过增加借贷还是增加税收,结果都是一样的,总需求保持不变。

特别注意事项

反对李嘉图等价的论据

包括李嘉图本人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李嘉图的理论是基于不切实际的假设。例如,它假设人们将准确预测未来的假设增税,并且资本市场运作足够流畅,消费者和纳税人将能够轻松地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转换(通过储蓄和投资)。

许多现代经济学家承认,李嘉图等价取决于可能并不总是现实的假设。

###李嘉图等价的真实世界证据

李嘉图等价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驳回,并被遵循他们建议的公共政策制定者所忽视。但是,有一些证据表明它是有效的。

在一项关于 2008 年金融危机对欧盟国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在所研究的 15 个国家中,有 12 个国家的政府债务负担与积累的净金融资产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李嘉图等价成立。政府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的家庭储蓄水平相对较高。

此外,多项关于美国支出模式的研究发现,政府每增加 1 美元的借款,私营部门的储蓄就会增加约 30 美分。这表明李嘉图理论至少部分正确。

然而,总体而言,李嘉图等价的经验证据有些混杂,并且可能取决于消费者和投资者将形成理性预期、根据他们的终生收入做出决定、以及他们的行为不会面临流动性限制的假设在多大程度上实际成立现实世界。

## 强调

  • 这一理论被广泛解释为破坏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即赤字支出可以提高经济表现,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如此。

  • 李嘉图等式认为政府赤字支出等于当前税收支出。

  • 因为纳税人将通过储蓄来支付预期的未来税款,这往往会抵消政府支出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