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 (ILO)
什么是国际劳工组织 (ILO)?
国际劳工组织 (ILO) 是一个联合国(UN)机构。国际劳工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来推进社会和经济正义。国际劳工组织有 187 个成员国,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在全球设有约 40 个外地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支持的标准广泛旨在确保全世界在自由、公平、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开展无障碍、生产性和可持续的工作。
了解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ILO) 于 1919 年在国际联盟下成立,并于 1946 年作为专门机构并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第一个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专门机构。该组织的目标是作为一个团结的力量在政府、企业和工人之间。它强调工人需要通过就业享有自由、公平、安全和人类尊严的条件。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其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阿拉伯国家、亚洲和太平洋以及欧洲和中亚的外地办事处促进国际劳工标准。该组织提供关于公平就业标准的培训,为伙伴国家的项目提供技术合作,分析劳工统计数据并发表相关研究,并定期举办活动和会议以审查关键的社会和劳工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于 1969 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该组织因改善国家间的博爱与和平、为工人争取体面的工作和正义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而获得认可。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标准已在 190 项公约和 6 项议定书中公布。这些标准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试图消除强迫或强制劳动,废除童工,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因此,国际劳工组织的议定书和公约是国际劳工法的主要贡献者。
该组织具有三层结构,汇集了政府、雇主和工人。国际劳工组织的三个主要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国际劳工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以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理事会每年召开三次会议,担任执行理事会并决定机构的政策和预算;国际劳工局是管理该组织和实施活动的常设秘书处。
ILO 国际劳工标准清单
这些是政府、雇主和工人制定的法律文书,规定了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它们采用公约/协议的形式,即成员国批准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或建议,即不具约束力的指导方针。前者是在年度国际劳工大会上创建和通过的,之后必须由成员国的议会或代表大会等管理机构批准。有八个基本约定:
- 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1948 年(第 87 号) 
- 1949 年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公约(第 98 号) 
- 1930 年强迫劳动公约(第 29 号)(及其 2014 年议定书) 
- 1957 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第 105 号) 
- 1973 年最低年龄公约(第 138 号) 
- 1999 年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第 182 号) 
- 1951 年同酬公约(第 100 号) 
- 1958 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 111 号) 
还有四项治理公约被认为对“国际劳工标准体系的运作”很重要:
- 1947 年劳动监察公约(第 81 号) 
- 1964 年就业政策公约(第 122 号) 
- 劳动监察(农业)公约,1969 年(第 129 号) 
- 三方协商(国际劳工标准)公约,1976 年(第 144 号) 
国际劳工组织计划
国际劳工组织已将其当前的技术项目整合为五个“旨在提高其与三方成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发展合作的效率和影响的旗舰计划”。这些程序是:
更好的工作
该项目致力于改善制衣和制鞋业工厂的工作条件,与世界银行集团的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开展。重点是“持久改进而不是快速修复”,涉及三大洲的八个国家,与 1,250 家工厂和超过 150 万工人进行实际合作。该计划的目标是“证明安全、有尊严的工作意味着生产效率更高的工厂,以及让工人、经理、国家和消费者都受益的更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
为所有人建立特殊保护层 (SPF) 的全球旗舰计划
该计划于 2016 年启动,其长期意图是“将社会保护扩大到 50 亿部分被覆盖或没有社会保护及其所提供尊严的人”。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全球 73% 的人口缺乏社会保护,有 50 亿人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之中。国际劳工组织希望通过创建“适合所有人的国家适当的社会保护制度和措施,包括最低标准”来改变这种状况。它将“与其他联合国机构合作,支持 21 个国家的政府、工人和雇主联合会以及民间社会组织”。
全球旗舰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通过在 21 个国家建立全面的社会保护体系并开展全球知识发展和教育活动,到 2020 年改变 1.3 亿人的生活”。截至 2021 年 4 月,该网站没有说明该目标是否已实现。
随着 COVID-19 大流行的到来,它还面临着将各国对这一流行病的反应纳入其保护工人的使命的挑战。
消除童工和强迫劳动国际计划(IPEC+)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有 1.52 亿儿童从事童工,4000 万男性、女性和儿童处于“现代奴役”状态,2490 万人处于强迫劳动状态,1540 万人处于强迫婚姻状态。该计划希望结束这些祸害。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项目,结合了两个关于童工和强迫劳动的旧项目。 IPEC+ 与政府、雇主和工人合作,以:
- 加强技术和治理能力,在各级公共机构、法律和实践中创造变革 
- 鼓励三方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参与和合作 
- 显着扩展知识和以政策为导向的建议和信息 
根据 2015 年通过的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是到 2025 年消除童工,到 2030 年结束强迫劳动和人口贩运。
人人享有安全+健康
最初被称为全球职业安全与健康预防行动 (GAP-OSH) 计划,旨在“通过培养全球预防文化来改善中小型企业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它创建于 2016 年,已在 15 个国家和全球范围内活跃。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每年有 278 万工人死于工伤和疾病,另有 3.74 亿工人遭受非致命性伤害。损失的工作日占全球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近 4%。其具体目标是:
- 危险部门,例如农业和建筑业 
- 职业伤害和疾病易感性较高的工人,包括年轻工人(15-24 岁)、女性和农民工 
- 中小企业 
- 全球供应链 
随着 COVID-19 的出现,它已被重新用于提供“一套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以解决与 COVID-19 相关的成分的近期和长期安全和健康需求。”
和平与复原力的工作
该计划的重点是在有冲突和灾难的国家创造就业机会,重点是青年和妇女的就业。它希望通过建立机构、社会对话和确立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来实现其主要目标是:
- 提供直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保障 
- 提高就业技能 
- 支持个体经营、企业和合作社 
- 连接劳动力供需 
2400 万
通过向绿色经济转型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的新工作岗位的数量。
国际劳工组织 (ILO) 的未来
2019 年,国际劳工组织召开了全球未来工作委员会会议。为筹备会议,约有 110 个国家参加了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对话。随后的报告就如何最好地应对 21 世纪劳动力环境的挑战向政府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普遍的劳动保障、从出生到老年的社会保护以及终身学习的权利。
国际劳工组织还评估了向绿色经济转型对就业的影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说法,如果制定正确的政策,到 2030 年,向绿色经济转型可以在全球创造 2400 万个新工作岗位。
## 强调
- 国际劳工组织 (ILO) 的公约和议定书是国际劳工法的主要贡献者。 
- 国际劳工组织 (ILO) 是联合国 (UN) 机构。 
- 国际劳工组织 (ILO) 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来促进社会和经济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