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or's wiki

未实现损失

未实现损失

什么是未实现损失?

未实现损失是一种“账面”损失,是由于持有价格下降但尚未出售并实现损失的资产而导致的。投资者可能宁愿让损失未实现,希望资产最终能够恢复价格,从而至少收支平衡或获得边际利润。出于税收目的,需要先实现亏损,然后才能将其用于抵消资本收益。

未实现的收益和损失可以与已实现的收益和损失进行对比。

了解未实现损失

未实现损失源于尚未完成的交易的价值下降。实体或投资者不会蒙受损失,除非他们选择在交易或交易仍处于此状态时完成交易。例如,虽然上述示例中的股票仍未售出,但损失并未生效。只有在资产转移后,该损失才会被证实。等待投资弥补这些跌幅可能会导致未实现的损失被抹去或变成利润。

可以计算一段时间内的未实现损失。这可能从资产被收购之日起至其最近的市场价值。还可以计算特定时期的未实现亏损,以比较股票下跌导致其价值低于早期估值的时间。

出售无利可图的资产(将未实现的亏损转变为已实现的亏损)的决定可能是防止股东整体投资组合持续受到侵蚀的一种选择。如果认为股票没有恢复的可能性,则可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出售资产是为了收回部分初始投资,因为股票不太可能恢复到之前的价值。如果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如果其他资产的未实现收益超过累计未实现损失,这可能会减轻影响。

持有未实现损失的心理影响往往不同于持有收益的心理影响,因为投资者希望标的资产反弹以弥补部分或全部账面损失,甚至可能为此承担额外风险。这被称为处置效应,是损失厌恶行为经济学概念的延伸。

未实现损失与未实现收益

未实现损失的补充是未实现收益。当投资者持有赢利的投资时,就会发生这种类型的上涨,例如自开仓以来价值上涨的股票。类似于未实现的损失,只有在平仓获利后才能实现收益。

未实现的会计损失

虽然未实现损失是理论上的,但根据证券的类型,它们可能会受到不同类型的处理。持有至到期的证券对公司的财务没有净影响,因此不会记录在其财务报表中。该公司可能决定在声明中加入一个脚注来提及它们。然而,交易证券以其公允价值记录在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中。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价值可以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利润或损失。因此,未实现的损失会对公司的每股收益产生直接影响。但它们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是中性的。可供出售的证券也以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记录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税收后果

将未实现的损失称为“纸面”损失意味着损失只是“纸面上的”。从税收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一般来说,资本收益只有在实现时才征税,而且您也只能在实现后在纳税申报表中扣除资本损失

如果您在同一年同时拥有资本收益和亏损,您可以利用资本损失通过抵消资本收益来减轻您的税负。资本损失也可用于减少未来资本收益的税收负担。即使您没有资本收益,您也可以使用资本损失来抵消普通收入,直至达到允许的金额。

未实现损失示例

例如,假设一位投资者以 10 美元的价格购买了 1,000 股 Widget Co.,随后股价跌至 6 美元的低点。此时投资者将有 4,000 美元的未实现损失。如果股票随后上涨8 美元,此时投资者将其卖出,实现的损失将是 2,000 美元。

出于税收目的,4,000 美元的未实现损失没有什么直接意义,因为它只是“纸面”或理论上的损失;重要的是已实现的 2,000 美元损失。

## 强调

  • 未实现损失是由价值下降但尚未出售的资产造成的。

  • 出于税收目的,资本损失仅在已实现损失时才予以确认。

  • 当失去价值的资产最终被出售时,未实现的损失会变成已实现的损失。

  • 根据证券的类型,未实现的损失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对公司的会计产生影响。